游客发表
而坏的税收征收模式,只会竭泽而渔。
因此建议江苏省可参照这一做法,通过地方立法进一步明确擅自颁发营业执照者应承担的责任,以保障环评审批工商前置,使环评审批既起到控制阀的作用,又能把好工商注册登记的市场准入关,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编者按江苏省工商部门和环保部门的执法人员近日对环评审批是否应作为工商注册登记的前置条件进行了大量讨论,江苏省环保厅和江苏省工商局也组成联合调研组对环评审批与工商登记的衔接问题进行调研。
正确解决环评审批与工商登记的衔接问题,对全面、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利用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工商注册登记是企业市场准入的大门,突破了环评审批这一控制污染的第一道防线直接打开大门,对已进入市场的企业寄希望于通过环保事后监督查处来进行规范,无法解决已造成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同年,为贯彻落实《许可法》,江苏省工商局出台了《关于贯彻执行省政府第22号令有关问题的通知》(苏工商注[2004]156号),文件规定了101项工商审批时应注意的前置审批事项,其中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是第31项。《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国家规定经营者需要具备特定条件或者需经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应当在申请登记时提交有关批准文件。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并没有新的法律法规出台,但江苏省工商局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却发生了变化。
笔者认为,法律法规一旦公布生效,对任何人都具有约束力,对建设单位有,对工商部门同样也应该有尤其是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中明确规定: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企业,不得审批用地,并停止信贷,不予办理工商登记或者依法取缔后,环评审批作为工商注册登记的前置要求更是被严格执行。碳排放交易中大部分买方是境外企业,中国处于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定价权被国际买家掌握。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升温,煤炭、石油等能源的短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低碳经济受到广泛关注。推动包括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合理消费等在内各领域的发展。两院院士、建设部原副部长周干峙表示,交通运输与工业、建筑并称为三大碳源,都是耗能大户。不仅要加大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也要着力加强新能源技术、清洁煤技术、节能降耗等战略性技术的研发和储备。
刘燕华还说,中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30%以上,预计到2012年将占40%左右。目前我国的CER(预期的经核证减排量)合同价格在每吨8—10欧元左右,而国际市场上一般在每吨17欧元左右。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如何做到全面、统筹、可持续发展呢?刘燕华提出了具体的路径选择:一是倡导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绿色发展。争论的背后是排放空间和排放权的争夺,即利益之争。他表示,眼下全球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争论、谈判的本质就是能源问题。三是通过低碳技术和产业政策,扬长避短,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的禁令已给中国碳交易敲响了警钟。四是充分考虑碳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的反制措施,在全球变化经济博弈中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中国迫切需要走出一条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把低碳经济的概念落在节能减排、环保、能源效率提高上,落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上,落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上。
二是低碳技术要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在国际减排行动和谈判中已经被推到了前台。
目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项目推广成本高、技术相对落后、技术市场功能缺位等问题,软实力薄弱可能是最大的短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适用技术的层次体系,做到各种技术之间互相协调。
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在6月28日举行的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高层论坛上发表演讲。发展低碳经济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提高认识、加快制度建设、加强行业引导、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等,更应该积极探索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合理模式和有效途径,实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等重大行动计划等,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目前京沪两地都已试水自愿碳减排,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成立,世博自愿减排网络也正式开通,参与上海世博会的游客和企业可通过世博自愿减排平台实现自身的碳减排,共同打造一个低碳世博。对此,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认为,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将会运用市场化机制在新的标准下重新洗牌中国迫切需要走出一条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对此我国应该及时制定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加强我国在国际上话语权的气候变化科技研究。
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在6月28日举行的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高层论坛上发表演讲。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的禁令已给中国碳交易敲响了警钟。
三是通过低碳技术和产业政策,扬长避短,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如何做到全面、统筹、可持续发展呢?刘燕华提出了具体的路径选择:一是倡导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绿色发展。
目前京沪两地都已试水自愿碳减排,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成立,世博自愿减排网络也正式开通,参与上海世博会的游客和企业可通过世博自愿减排平台实现自身的碳减排,共同打造一个低碳世博。两院院士、建设部原副部长周干峙表示,交通运输与工业、建筑并称为三大碳源,都是耗能大户。
目前我国的CER(预期的经核证减排量)合同价格在每吨8—10欧元左右,而国际市场上一般在每吨17欧元左右。把低碳经济的概念落在节能减排、环保、能源效率提高上,落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上,落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上。不仅要加大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也要着力加强新能源技术、清洁煤技术、节能降耗等战略性技术的研发和储备。二是低碳技术要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发展。
四是充分考虑碳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的反制措施,在全球变化经济博弈中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发展低碳经济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提高认识、加快制度建设、加强行业引导、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等,更应该积极探索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合理模式和有效途径,实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等重大行动计划等,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低碳发展。
他表示,眼下全球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争论、谈判的本质就是能源问题。争论的背后是排放空间和排放权的争夺,即利益之争。
中国在国际减排行动和谈判中已经被推到了前台。刘燕华还说,中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30%以上,预计到2012年将占40%左右。
对此,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认为,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将会运用市场化机制在新的标准下重新洗牌。推动包括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合理消费等在内各领域的发展。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适用技术的层次体系,做到各种技术之间互相协调。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升温,煤炭、石油等能源的短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低碳经济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项目推广成本高、技术相对落后、技术市场功能缺位等问题,软实力薄弱可能是最大的短板。碳排放交易中大部分买方是境外企业,中国处于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定价权被国际买家掌握
二是低碳技术要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刘燕华还说,中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30%以上,预计到2012年将占40%左右。
目前我国的CER(预期的经核证减排量)合同价格在每吨8—10欧元左右,而国际市场上一般在每吨17欧元左右。中国在国际减排行动和谈判中已经被推到了前台。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